上一期我說過幼童通過acquisition學懂母語,那麼當他們開始上學和學習英語時,情況是怎樣的呢?
在學校〈泛指幼稚園及中小學〉進行的語言學習之性質,可以籠统稱為learning。和acquisition不同,learning雖然不可能十足生活化和真實化,但是它是有意識的,即為了學懂某些東西而學習。就以學校的英語課程為例,它是有系統的,有目標的,有教與學的特定方法。這亦是我們學習生物、物理、歷史和地理的方法。
但外語學習有一個基本的分別,就是我們要真正學會的,不單是這門外語的有關知識,還有純熟地運用此外語的能力。研究顯示,通過learning的途徑,絕少人能夠把一門外語掌握到母語的水平,每年暑假時在商場閒逛,聽到英文說得像美國人的黃種青少年,我們都知道他們是不懂中文的 “ABC” (American Born Chinese) ,至於初中或高中往英國讀書至大學畢業回港的青年,英語也只會是相當流利,而不會成為真正的第二母語。
但是,我並不是說用learning的途徑學習外語乃事倍功半,下一篇我會深入的討論「何謂良好的外語水平」。我要指出的是學校除了系统化的教授文法、字彙,和拼音等語言元素外,還要給予學生大量的聽和講的機會──就像幼童學習母語一樣,才有機會幫助學生較純熟地掌握英文。而在家中,父母亦可以讓孩子多接觸供幼童學英語的優質多媒體教材。優質教材参考了幼童學習母語的研究結果,利用大量有趣和有意義的語境〈通常是故事〉,生動的視聽效果,給幼童提供與教材互動〈interact〉的機會,塑造出一個acquisition的過程,讓幼童在愉快的心境下,不知不覺地吸收大量的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