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我在親職講座介紹到「依附關係」這個主題時,與會的學員常常有很多不同的回應,相信也是讀者共同的心聲。比如「老師,真的啊!我家孩子會一直黏着我不放,去哪裏都要跟,連做飯、上廁所、洗澡都要在一起,黏的好煩呀!」、「老師,孩子這麼黏怎麼辦?我都沒得休息,而且我也有很多事要處理,不能只守着孩子」、「我也覺得困擾,帶孩子出門時,隔壁大嬸想抱他,他的頭就撇開,不給抱,還放聲大哭,讓我覺得很窘,大嬸是好意,孩子實在太不給面子了。」,但也有學員的反應不同,「可是我家孩子不一樣呀!我比較幸福,孩子不黏我,他只要有人抱抱就行了,誰抱都行」。為甚麼學員有這麼多不同的經驗,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依附關係是指孩子與照顧者之間的情感連結,這個情感連結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在不斷互動中形成的。學者研究發現,孩子與照顧者之間要建立的依附關係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剛出生到約一個半月的新生兒,這時候的孩子處於「無社會性期」,他們基本上還在適應出生後的世界,花很多時間在睡覺,睡醒時喝喝奶就又睡了,對於「社會性刺激」與「非社會系刺激」沒有太多差別,也就是說,此階段的孩子對於人的逗弄、或是玩具的逗弄,反應都差不多。
第二個階段約從一個半月開始到六、七個月,這時期的孩子處於「無區別性的依附關係階段」,六週開始,寶寶醒着的時間愈來愈多,開始表現出喜歡跟人親近互動的傾向,而且是沒有區別性的。換言之,這個時期的孩子,只要有人抱、有人跟他玩就好了,是不是陌生人也沒有所謂。難怪有學員回應,他的寶寶「誰抱都行」。寶寶有這樣的行為表現,應該就是在這個時期。
第三個階段就是許多媽媽、褓姆甜蜜又有壓力的時期了,約從孩子六、七個月開始到一歲半左右,稱為「特殊依附關係階段」。這個階段孩子會開始跟特定對象(主要照顧者,通常是媽媽)建立依附關係,也就是說,寶寶只要媽媽抱,不要別人抱,他會隨時注意媽媽的一舉一動,主動找媽媽、黏媽媽;如果看不見媽媽,就會哭着找媽媽;同時,也開始出現害怕陌生人,不給陌生人抱抱的現象。如果你的孩子在此階段,主要照顧者是很辛苦的,就像學員回應的,一直黏着不放,「去哪裏都要跟」,而且,會認生、不給陌生人抱。
如果孩子一直黏着主要照顧者,主要照顧者一定壓力很大,因為我們不可能只守着孩子、不做其他事。幸好孩子在跟主要照顧者建立依附關係後,很快就能與其他的照顧者、或家裏的其他人建立依附關係,此時就進入第四個階段「多重依附關係階段」,約是孩子一歲半左右時期。換言之,從孩子六七個月大開始認人,其實就可以讓他們適應有不同照顧者的存在,不管是媽媽、褓姆、爸爸、祖父母都可以,這樣可以讓主要照顧者有換手喘息的機會。一般而言,一歲半以後的孩子,至少能跟三位以上的照顧者建立關係。而且很有趣的,孩子會分辨不同照顧者,並發展出不同的相處方式,比方不舒服或不開心時,會找媽媽尋求慰藉;而爸爸則是他的玩伴。
總之,親子間的依附關係不是寶寶一出生就建立的,而是透過不斷交流互動而形成的情感連結。這個關係會循序逐步發展出來。所以,當讀者反思自己與孩子的依附關係時,如果有不同的經驗,多半跟孩子的年紀,以及依附關係發展的階段不同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