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孩子解決衝突的方法

鄭美芳博士
台灣康寧大學嬰幼兒保育系助理教授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課程與教學博士
台灣諮商心理師
More sharing from this expert

  前文提到小小孩經常出現「我的」、「我的」的衝突,師長需先瞭解這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一個必經的發展階段,要有耐性教導和陪伴幼兒走過。不過,師長要怎樣教導小小孩呢?有些大人會直接跟大小孩說:「你是哥哥,還不快讓給妹妹玩」,或是跟小小孩說:「寶貝,別哭、別哭,媽媽再給你買一個」,結果造成大小孩心中「不公平!明明是我先玩的,為甚麼每次都要我讓妹妹!」的不滿,或是寵壞小小孩,養出「公主病」、「王子病」,凡事予取予求的小霸王來。

  那麼,遇到孩子衝突時,師長要怎麼辦呢?建議大家不妨參考下列的方式來教孩子。舉例來說,媽媽發現妹妹搶哥哥玩具,哥哥不給玩,兄妹倆「我的」、「我的」搶起來,媽媽可以這麼做:

(一)認清並界定衝突

   媽媽先請他們停止爭吵。

   媽媽:「哥哥、妹妹,你們搶來搶去,這樣吵架是不能解決問題的,先停下來跟媽媽說發生甚麼事吧!」   

   然後,媽媽分別讓哥哥和妹妹各自訴說情況(記得讓每位孩子都有發言的機會與時間,一方面是讓雙方都有機會澄清事情原委,另一方面也是在訓練孩子口語表達的能力),媽媽分別聽完兄妹結結巴巴的說明後,確認了衝突的來龍去脈。   

   媽媽:「原來是哥哥在玩火車,妹妹也想玩,就直接把哥哥手上的火車搶走了」。

(二)尋找並評估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法

   如果媽媽已經確認衝突點,接下來便要教導孩子怎麼處理。於是,媽媽請搶玩具的妹妹想想可以怎樣解決。   

   媽媽:「妹妹,我知道你想玩火車,但是哥哥已經在玩了,你直接用搶是不對的啊,試想想可以怎麼跟哥哥說,讓你也能玩火車?」

   我極力推薦父母師長使用這個方法,既可以多給孩子機會思考,又可以讓他們學習解決問題,對培養孩子的衝突解決能力非常有幫助。

   大人在剛開始教導小小孩解決問題時,會發現孩子通常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處理,所以師長要一邊教導各種可能的解決方法,一邊跟孩子討論他/她的想法。久而久之,只要大人提供機會,孩子就能自己想出解決衝突的方法,不再需要大人提供建議。   

   媽媽:「妹妹,你跟哥哥商量,請他和你一起玩、一起分享好不好?」

   妹妹:「不要!哥哥每次都說我是女生,不會開火車!」

   媽媽:「要不然,你跟哥哥商量,交換玩具輪流玩,他把火車借給你,你就把你的變形金剛借給他。」

   妹妹:「好啊,我去問哥哥。」

(三)選定方法試行並追蹤

 於是,媽媽讓妹妹自行去找哥哥商量,然後觀察兄妹倆的互動。   

   妹妹:「哥哥,你的火車借我玩一下,我就把我的變形金剛借你玩,好不好?」

      哥哥:「可是……我也想玩火車啊!不如你幫我建火車軌道,我們一起玩,然後我們也可以一起玩變形金剛。」

      妹妹:「好啊!我去拿軌道。」

      (媽媽後來觀察他倆分工合作玩了起來)

   媽媽讓妹妹自己找哥哥討論,自己並沒有介入處理。結果發現,兄妹倆經過實際討論後,哥哥建議的方法(建軌道)是媽媽和妹妹原先沒想到的,這不僅讓哥哥有機會提出想法,更提供了更多解決問題的選項。

  以上的建議,既讓妹妹學到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評估可行性,然後施行,也讓兄妹倆有討論協商,提出建議的機會。兄妹倆都可以找到雙方接受的方式,而不用大人介入排難解紛。當然,在實際運作時不見得如上例般順利,需要重新再界定問題、提出與評估方法,然後試行。但如果大人經常讓孩子有機會練習這個步驟,經年累月下,能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會養出「愛告狀」的孩子,大人也不需要天天當法官仲裁,疲於應付同樣的問題。這個方法非常值得師長們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