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同步共舞

鄭美芳博士
台灣康寧大學嬰幼兒保育系助理教授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課程與教學博士
台灣諮商心理師
More sharing from this expert

  現今大多數夫妻都需要工作才能應付一個家庭的開支。因此,本系列文章一方面分享依附的觀念供父母參考,另一方面也沒有忽略父母的困境:亦即忙碌且有限的親子相處時光,期待提供給父母的建議與做法都是具體可行的。例如,質重於量的親子時光、或是不忘擁抱或撫觸、或是睡前的互動與按摩等等,父母不需要特別安排長時段的活動,來培養與孩子的情感連結,而是在日常點點滴滴的相處中慢慢建立。

  安全依附的關係就像親子一起跳舞:你進、我就知道要退;你一個眼神、我便知道下一個動作。照顧者與孩子是在這樣日積月累的同步互動中,培養出共舞的默契與情感依附。學者稱為「在日常活動中同步」(synchronized routines)。這裏有兩個重點:「日常活動」與「同步」。

  「日常活動」是指每天規律地經驗到的事項,像是吃飯、喝水、刷牙、洗澡、大小便、穿脫衣物與睡覺等等的生活細節。換言之,父母要給孩子安全感、信任感,只要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能夠敏感到孩子的需求,並適時適度的回應,就可以培養出來,並不一定要耗費心力安排親子旅遊活動。

  「同步」則是指照顧者與孩子能彼此合宜的回應所發出的信號。有些學者認為,剛出生的嬰兒像洋娃娃一樣,有着圓圓的臉龐、柔軟的容貌、與微笑的神情,是人類一種天生的特性,能吸引大人注意照顧,這在演化上有助於人類的存活。任何人 (尤其是父母) 看到寶寶可愛的臉龐,很自然會引發父母養育下一代的天性,去哄哄照顧孩子;孩子依着大人的逗弄而笑得不可支,會進一步激起大人其他的回應,例如,抱起孩子搖啊搖,跟孩子說:「你好可愛哦!」親子間一來一往變得愈來愈有默契。

  隨着寶寶長大,孩子不再只是透過先天長得可愛,來吸引大人注意與照顧,而是會主動尋求與大人互動,例如:伸出雙手討抱抱、或是口中呢喃發聲彷彿要跟大人對話。類似的同步共舞在每天的生活中不斷出現,親子間有機會一再練習他們的互動模式,而逐漸變成彼此的最佳舞伴,這樣的關係讓彼此更滿足,終能形成強烈的情感依附。

  但是,如果孩子發出的信號得不到大人的善意回應,比方說媽媽很憂鬱、爸爸婚姻不快樂、或是褓姆不盡責,以至於發出的信號得不到合宜的回應;或者是因現代生活中,科技產品隨手可及,父母即使在家,也常常平板或手機不離身,隨時查看,常常忽略了身旁孩子的信號,那麼同步共舞的天生預設將會式微,安全的情感關係也就無法發展。

  總而言之,「在日常活動中同步」的觀念提醒父母,要建立與孩子間的情感連結,需要學習如何合宜的回應孩子發出的信號,但是,並不一定要透過特地安排長時段的活動,而是在日常生活互動中累積同步共舞的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