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Products
Pedagogy
Expert Sharing
Testimonials
Professional Supports
Free Activities Registration

如何建立良好的做功課習慣 (三)

丘詠儀女士
Few ten years teaching experience
More sharing from this expert

  《如何建立良好的做功課習慣 (一)、(二) 》兩篇文章分別是建立孩子做功課習慣的「準備篇」和「實踐篇」。本篇對家長尤為重要,因為這是家長學習對孩子功課的「放手篇」。培養孩子做功課的好習慣,終極目的是希望孩子能自己善用時間,並可獨立完成功課。或許與家長知識水平提升及獨生子女愈來愈多有關,曾經聽過有家長在子女中學階段仍要陪伴做功課,其實這樣做並不可取。做功課是孩子的責任,孩子年幼時需要家長指引無可厚非,但當他們學習上了軌道,家長便要放手了。

1. 習慣讓孩子自己做

  前文提及家長要於孩子早期協助他們建立良好的做功課習慣 ,由於孩子年紀尚小,未必能理解題目或老師的要求,所以家長監督做功課仍是重要的。但當孩子已有一定書寫及理解能力,可以自行完成功課時,我建議家長可開始慢慢地自孩子的書桌移離數呎,讓孩子嘗試獨立做功課。此時,家長可從後觀察孩子的情況。再進一步,家長可慢慢地移離房間,到洗手間或廚房走走,但不時查詢一下孩子做功課的情況;直到最後家長完全離開房間,給予孩子清晰指引就可。當然,家長需要時間慢慢放手,不要期望一放手孩子就會立刻自動自覺做功課。逐步遠離令孩子慢慢學習獨處,並在沒有監管下獨立完成功課。

2.  接受錯誤及學習嘗試

  做任何事都會有機會遇到困難,做功課也不例外。功課有助孩子鞏固學校所學到的知識,孩子應該有能力完成(至少大部分)。但當孩子做功課遇上困難時,他們是否願意繼續嘗試做,或只是呆坐、等待家長教導,也是重要的一環。如果孩子每遇到不懂的地方,只會停下來發呆或等待別人教導,不難想像他們做功課一定沒有效率。因此,在孩子年幼時鼓勵他們嘗試,教導他們嘗試總比放棄答題好,亦要教他們找到答案的方法。

  另外,有不少緊張的家長,對孩子功課的要求高得不容許他們有任何錯誤,包括孩子因粗心大意而答錯題、寫的字體不夠工整等,更有不少家長會擦掉孩子的功課及要求他們重寫。其實不少幼稚園老師都建議家長不要全部擦掉孩子努力寫的字,孩子字體寫得不工整是幼稚園學寫字的必經階段。作為前小學老師,我都不願看到一本看似全對,但實際完全反映不到學生能力的功課本。容許不完美、容許錯誤及願意嘗試,我覺得是重要的,因為錯誤亦是孩子學習的過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