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跟不少年幼孩子父母談及有關嬰幼兒學習能力,不少對早教認識不深的家長都抱有懷疑態度。他們會問,孩子還小,他們真的有能力學習嗎? 還有,父母本身又不是教育方面的專業而嬰幼兒又不懂配合和反應,父母所提供的家庭早教真的對孩子有幫助嗎?
近年認識了不少支持及相信早教的家庭,當中真的看到不少成功的例子——他們着重知識態度的培養及環境的耳濡目染,孩子都顯得聰敏過人。早教,並不等如硬灌知識;相反其實是優質家庭環境的滋養、良好態度習慣的培養,以及不同範疇的興趣和生活體驗。我發現很多成功例子的關鍵是——家長的堅持和信念。如果家長本身也不相信自己小朋友的學習能力,小朋友不知不覺間也會覺得自己「不能」。我深信一句說話:「說他行,不行也行;說他不行,行也不行。」
記得心理學上有一個成年人期望與學生成就的經典例子:一位教育心理學家到一所學校參觀,宣稱為學生進行能力測試。他之後取得學生名單和圈出幾個學生的名字,並告訴學校的老師,這幾個學生的資質甚高,他日必有一番成就。但這心理學家要求學校及老師將此事保密,不能將結果告訴學生或家長。一年後,這位心理學家再次回到該校,他發現幾名被圈出的學生全部成績都大大進步,而且充滿自信,態度積極向上,全都成了班中的高材生。學校的老師們對於這位心理學家的測定結果甚為佩服,認為他的測試真的能夠為學校找出優質的學生。豈料,心理學家告訴老師們其實那些優質學生只是隨機選出,他根本沒有進行任何的測試。那麼,為甚麼這幾名學生在一年內有這麼顯著的改變呢?
答案是:老師的信念直接影響了他們對學生的態度和期望。當老師相信這幾個學生特別資質優異 (儘管原來並不是),他們在平日課堂上的行為不經意作出了積極的暗示,認為 「你們都是優秀的!你們一定做得到!」學生雖然並不知情,但亦接收到老師的積極行為暗示,並且相信自己能夠做到。信心令學生們產生了正面的學習情緒,並願意積極努力嘗試,不怕失敗,成績自然進步。這個實驗體現了我們對孩子的信心和期望,有助他們達致成功的效果。
因此,相信幼兒的無限潛能,相信是家長幫助孩子學習的第一步。嬰幼兒可以專注嗎? 他們可以看書和認字嗎? 他們有能力欣賞藝術音樂嗎? 家長給予的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暗示,足以影響嬰幼兒自己的信心。如果你有「他做得到」的信念,並且堅持地跟他們一起嘗試,重視輸入而不求立見成效,其實孩子也一定能做到呢! 相信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