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Products
Pedagogy
Expert Sharing
Testimonials
Professional Supports
Free Activities Registration

【黃國成博士】配合天時、地利、人和 釀出幼兒流利的英語

Dr Richard Wong
Adjunct Assistant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Linguistics and Modern Languages,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More sharing from this expert

要幼兒學好英語,怎辦?我認爲培育幼兒學好英語,就像釀造美酒一樣,要配合「天時、地利、人和」,家長要先集齊語言學習的三大法寶——「天時、地利、人和」,假以時日,幼兒就能「浸出」流利的英語。

首先,「天時」是指把握時機。0至3歲是開展外語學習的黃金時期,理由有三。第一,在此階段,幼兒的母語發展尚未成熟,在沒有很大的母語「包袱」下,更容易學習外語的發音,說外語少夾雜母語的「口音」。第二,3歲以下幼兒可塑性甚強,未對任何一種語言有偏好,不似4歲孩子,會向父母進行反建議:「爸爸、媽媽,講中文,唔好講英文喇!」最後,相比較爲年長的孩子,3歲以下幼兒的世界簡單得多,沒有那麼多誘惑,他們不用外出見朋友、不會沉浸在社交平台。這階段的幼兒活在當下,不會一心二用,例如:一個空瓶子,可玩上15分鐘;聽故事時可「忘我」到忘記上洗手間。基本上,家長給幼兒甚麼,他們就會如海綿般充分吸收,因此父母不要遲疑,應把握時機,讓幼兒盡早接觸英語。緊記:「早學三光,晚學三荒!」

其次,要善用「地利」。「地利」指環境上的配合,這裏所講的「環境」不單是指家中的實物設施和資源,還包括人力資源。在實物方面,如果幼兒身處「書香」環境,自小接觸大量的圖書或學習素材,例如:故事書、圖冊、兒歌書、語文學習海報、字卡等,他們在外語學習上已成功了一半,因爲這些學習素材能讓他們主動探索。但要在餘下的一半達致成功,人力資源不可或缺。如果家長或照顧者能善用上述實物資源,跟幼兒溝通互動,就能事半功倍,「打通」幼兒學英語的「經脈」。我建議家長可以採用以下的策略:

親子英語互動策略

– 多唱兒歌,邊唱邊做動作能幫助幼兒投入和理解歌詞內容;

– 指着書內圖畫,講述情節和內容,跟幼兒一起預測情節發展;

– 表達自己對書中內容的想法和感受,有助引導和鼓勵幼兒日後能自信地描述自己的觀察、想法和感受;

– 嘗試聯繫圖書的內容與真實生活,多向幼兒提問,例如:故事中的人物怕見陌生人,你也一樣嗎?

通過這些策略,幼兒所學到的不單是英語,同時也包括專注於與他人溝通互動的能力和學會抒發感受等,一舉數得。

最後,「人和」指幼兒周邊成年人之配合,這裏有幾方面:

第一,從本地關於親子英語互動的調查得知,雖然家長非常有決心讓幼兒學好英語,但他們每週大都用少於40分鐘跟幼兒分享英語故事,這反映儘管家長對幼兒的英語學習期望甚為殷切,可是讓幼兒接觸英語的機會卻不足。我建議家長每天用至少30分鐘跟幼兒進行深度的互動(參考以上建議的「親子英語互動策略」),這30分鐘不需連續,家長可因應幼兒的專注力而調較每次溝通互動的時間,可以是每次10分鐘。反而更重要是選擇幼兒最精神、最投入的時間跟他 / 她互動。

第二,要增強幼兒學英語的動機,幼兒需要有「用武之地」。於本地家庭成長的幼兒,一般不太可能跟三個或以上的家庭成員以英語進行互動。針對這個缺乏英語溝通對象的問題,家長可請幼兒以英語唱一首兒歌或是説一些句子,若幼兒還未懂得説話,可請他 / 她跟着兒歌跳舞,然後透過智能電話把片段跟親友分享,並請親友留言鼓勵。看到自己的付出得到肯定,幼兒自然有更大動力去學習和運用英語。

最後,家長要有耐性,正如美酒需要時間釀造,學習語文也是一樣。很多時,他們會覺得自己的幼兒好像「一舊飯」似的,跟他 / 她説話時,好像無甚反應。其實,幼兒和成人的學習速度不一樣,對訊息的接收也與成人有別。一般來說,幼兒接收訊息以後,都要醖釀一段時間,才會以動作,甚或是語言,把學會的東西表達出來。這個過程所涉及的「醖釀期」,短則兩三天,長則可以是半年或以上。我建議家長不要太急於求成,過份着緊於幼兒的反應,應順其自然,能説多少就多少!往往在你最沒有期望之際,幼兒會忽然説出你半年前説過的英語呢!

市面上亦有不少優秀教學資源可供家長使用,例如牛津大學出版社與國際級創作和顧問團隊共同研發的Oxford Path家用幼兒英語學習系列就是一個好例子。我衷心期望各位家長能好好把握「天時、地利、人和」三大要素,結合優質英語學習教材,令幼兒英語學習之路更暢通無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