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引導幼兒開始閱讀的途徑,大致是由成人(例如父母、幼稚/幼兒園教師)拿著圖畫故事書,一方面通過對話和書中的插圖引導孩字明白故事的內容,另一方面把故事的句子朗讀出來,再邀請孩子重複成人的朗讀,這樣的步驟重複多次,孩子逐漸可以自行讀出故事書上的句子。
至於小學初期,差不多所有小一、二的英文課都會利用大圖書 (Big Book) 進行分享閱讀 (Shared Reading)。上課時,老師先把一本大圖書放在黑板前的支架上,然後請學生圍坐在大圖書前,再利用每一頁的插圖向學生發問,讓他們掌握故事的內容。
有經驗的老師會在提問過程中巧妙地用到插圖下的文字,讓學生未讀故事,已先聽過相關的生字和句子。當老師覺得學生大致了解該頁內容後,再教導他們朗讀頁底的句子。大圖書一般只有八至十頁,教師重複上述的教法,直至完成最後一頁時,便可邀請學生將全書再朗讀一遍。這是香港學校一般教導早期閱讀的方法。
其實,近年興起的拼音 (phonics) 教學法,即原音拼合法 (synthetic phonics) ,也可以把幼兒的閱讀能力提前。香港學生學習拼音通常是為了應付串字和默書,並間接改善其發音。但在英語國家,有系統地學習拼音是學會閱讀的第一步。孩子到了四、五歲時已懂得不少口語詞彙 (Listening-Speaking Vocabulary),如果懂拼音的話,就能夠將故事書中的文字拼讀出來,再加上透過書中的插圖和老師的提問,孩子便很容易明白故事書的內容。
為了加快這閱讀的啓蒙期,近年許多英語國家都出版了不少配合拼音課程的故事書,這些拼音故事書 (Decodable Reader) 所使用的生字參考了學生學過的拼音規律 (Grapheme-Phoneme Correspondence; GPC) ,大大提高孩子自行準確地讀出故事的機會。當然,由成人 (父母或幼稚/幼兒園教師) 引領到孩子自行閱讀拼音故事書,中間需要有一個過程和一些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