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足睡眠對寶寶有多重要?
初生嬰兒睡眠小知識
每個家庭也有照顧孩子的方法,父母從長輩和朋友身上、網上資訊或產前講座也會接收到不少育兒資訊,但在嬰幼兒睡眠方面的可靠資訊實在不多,甚至不少在坊間流傳關於嬰幼兒睡眠的說法其實也是錯誤的。有人誤以為嬰幼兒的睡眠跟成年人的沒有甚麼不同,只是寶寶需要睡得更多。其實,嬰幼兒的睡眠發展仍未成熟,很多時候都需要我們作出適當的配合,讓他們睡得更好。這份指南正好讓父母從科學角度多了解嬰幼兒睡眠,讓寶寶睡得更健康。
1. 初生寶寶需要睡多少?
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的指引,0–3個月大的初生嬰兒每天應有14–17小時的睡眠。
寶寶剛出生的首月,日夜節律(circadian rhythm)並未成熟,未有日和夜之分,他們會不分晝夜每2–4小時便醒來飲奶。而且初生寶寶每次醒來後的活動時間很短,只有45–60分鐘,很多時候醒來飲奶、掃風和換片後已經再次入睡。到了寶寶接近3個月大時,他們的每次醒來之後的活動時間會增加至大約1–1.5小時。
雖然寶寶不像剛出生時睡那麼多,但寶寶每天也應該有9–11小時的夜間睡眠和3–5小時的日間睡眠(小睡次數為3–5次)。
2. 日間寶寶睡得少,晚上就會睡得多,可以更快睡過夜嗎?
不少父母在寶寶滿月不久便大大減少他們日間的睡眠時間,因為很多人認為如果要寶寶晚間睡得好,可以很快「瞓過夜」,日間就不要讓寶寶睡太多,使他們晚間有充足的睡意,一覺睡到天光。
其實,這是一個很常見的睡眠謬誤,對寶寶而言更是弊多於利。 想寶寶睡得好,父母要緊記一句說話: Sleep begets sleep,意思是「睡眠生睡眠」。寶寶日間睡得足夠,晚上的睡眠質素亦會提升。相反,寶寶日間沒有充足的休息,很容易會變得過分疲累,他們身體的皮質醇 (cortisol)會上升,這種壓力荷爾蒙會告訴身體寶寶不需要睡覺,令寶寶看似很精神。在正常情況下,身體的皮質醇有固定的日夜規律,日間皮質醇濃度會較高,但到了晚上皮質醇濃度會降低。如果寶寶經常過分疲累,他們的皮質醇分泌便會持續過高,很容易引發許多睡眠問題,例如難以入睡、半夜驚醒和早醒等等。
寶寶的小睡次數和時間會隨著他們成長而遞減,父母應多了解寶寶在各個階段的睡眠需要,恰當地安排寶寶的作息。寶寶剛剛出生時,日間小睡次數並不穩定,但隨著他們的日夜規律逐漸明顯,他們在2–3個月大時每天應有3–5次小睡,日間總睡眠時數為3–5小時。
3. 寶寶的睡眠環境應該是怎樣?
有人認為要避免寶寶出現日夜顛倒,便要在日間任何時間都讓他們多接觸陽光,即使孩子小睡時,睡房也是十分光猛的,但其實這樣並不一定對寶寶有利的。
無論在日間或夜間,寶寶睡覺時睡眠環境都應該是黑暗的。寶寶並不害怕黑暗,因為黑暗的環境就像寶寶在媽媽的子宮內一樣,可以令寶寶更有安全感,睡得更安穩。
而且黑暗的環境有助分泌褪黑激素(melatonin),褪黑激素是一種睡眠荷爾蒙,不但可以令寶寶更容易入睡,也使他們睡得更久。隨著寶寶不斷成長,他們每次睡醒後的活動時間增加,他們會希望探索四周的環境,對身邊的光線、聲音和味道都更敏感,若睡房太光,寶寶很大可能會被周圍五光十色的東西吸引,不願睡覺,最終很容易過分疲累,長遠他們的睡眠時間和睡眠質素也會下降。
注意睡眠安全
除了為寶寶提供有利睡眠的環境,父母也要多注意睡眠安全,避免意外發生。在寶寶出世首六個月,寶寶應與父母同房不同床,這樣既可以方便父母照顧寶寶,亦可以讓父母及時注意到寶寶睡眠時的安全問題。 研究指出,與父母同房不同床的方式能減少 50% 的嬰兒猝死率。如情況許可,父母也可以維持這個睡眠方式至孩子一歲。 最理想和最安全的做法是讓寶寶獨立地以仰睡的方式睡在嬰兒床,而嬰兒床應該符合以下國際標準:
- 床褥應該結實、平整
- 床單不應過分寬鬆
- 床褥及嬰兒床圍欄之間應該沒有空隙,如空隙大於兩隻手指位,會構成危險
- 圍欄之間的闊度應少於6厘米
- 嬰兒床上不要放任何被袍、枕頭、公仔或玩具(一歲以下的嬰兒在睡覺時不應使用安撫公仔)
如因空間所限需與寶寶同床,父母可考慮用分隔床分開寶寶和父母的睡眠空間,寶寶的睡眠的空間不應放有枕頭、公仔或被鋪,以免此類大型物品意外地遮掩寶寶口鼻。父母亦要注意床邊的空隙,確保寶寶不會意外地被卡在大床和牆壁/衣櫃中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