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孩子讀幼兒園時,每天放學我去接他,雖然只有短短幾小時不見,他遠遠看到我,都會大老遠開心的跑過來,跳到我身上,像無尾熊般掛着,先抱抱親親一下,然後才乖乖去收拾書包準備回家。像這樣,孩子全然展現他對我的喜愛與依戀,是做為母親的喜悅泉源,我也相信對大部分的父母也是如此。相對的,不是只有孩子依戀父母,父母對子女同樣有着無比的關切與情感,請你回想一下,在不得不出差或與孩子分離的日子裏,是不是也會想孩子、思念着孩子是否安好。學者把這種孩子與主要照顧者之間情感的聯繫,稱為「依附」(attachment)。這種內心強烈的情感,是相互的,而且會反映在行為上,想要親近對方,沒見着時則會焦慮尋找。當然,主要照顧者不一定是父母親,有可能是祖父母、褓姆或其他照顧孩子的人。
許多學者認為孩子與照顧者之間若建立了安全依附關係,孩子從中感覺到温暖、信任、愛與安全感,是未來生活中健康的心理發展的基礎。舉例來說,學者發現安全的依附關係有如是孩子的「安全堡壘」,當孩子知道照顧者在旁,便有足夠的安全感,可以勇敢的探索外界環境,建立自信。
我常常接了孩子後,先讓孩子在公園玩一會兒才回家。順便觀察在公園裏玩耍的孩子的各種行為、觀察孩子與照顧者之間的互動、也跟其他媽媽聊聊天。結果發現正如學者的主張一般:孩子的安全感與探索行為有關。
有位奶奶帶孫子小花來公園玩,她說她跟爺爺一起帶她長大,親力親為的照顧小花;另一位媽媽跟我一樣,到幼兒園接了孩子明明後,有空時也會帶他來公園玩。很有趣的是,小花跟明明在遊戲場玩時,常常聽到他們三不五時喊一下「奶奶」或「媽媽」,想確認奶奶或媽媽還在不在,有沒有偷溜不見。可是有另一個令人玩味的現象,就是小花常常跟玩伴玩一玩,就會愈跑愈遠,害的奶奶要起身尋找,還要跟小花約法三章,「不能跑太遠,只能在我看得到妳,妳看得到我的地方玩,才不會讓奶奶擔心妳有危險」;明明則不同,他常常在媽媽懷裏要抱抱,媽媽再三催促,「去跟小朋友玩」,他才去溜兩下滑梯,很快又回來媽媽身邊,要媽媽再催,「去跟小花玩翹翹板」,他才又去玩翹翹板,然後,很快又回來。
小花跟明明的表現實在是差太多了,一個愈跑愈遠,一個賴在身邊。當然,影響孩子行為的因素太多了,很難驟下定論解釋兩個孩子的不同表現。不過,我跟兩位照顧者聊過後,發現這兩位孩子得到的照顧經驗是不一樣的。
因為奶奶退休了,跟爺爺能全心全力照顧寶貝孫子小花,小花的吃喝拉撒睡,全部都張羅得好好的,孫子有任何狀況或需求,奶奶或爺爺能馬上處理。但是,明明的爸媽都得工作,明明交給褓姆照顧,常常爸媽上班前,明明好像有心電感應般醒來,要爸媽抱抱,爸媽在時間壓力下,只得一邊哄孩子、一邊梳洗準備上班,匆匆把孩子送到褓姆家,爸媽常常在明明「爸爸不要上班」、或「媽媽不要上班」的哭喊中離開。
從這個例子看,小花跟明明在公園都常常要喊一下「奶奶」或「媽媽」,是想要確認他們都還在,因為,如果他們一直都在,孩子就可以放心,隨時能找到安全可依靠的人。如果累積足夠的經驗,讓孩子相信照顧者一直都在哪裏,孩子就會愈跑愈遠,如同小花一般。但是,如果孩子在需要照顧者時,照顧者經常不在,那麼孩子就寧願留在照顧者身邊,不要出去玩,因為怕照顧者不見,就如同明明一直賴在媽媽身邊一樣。
這個例子並不是意味着職業父母的孩子一定會有問題,或是孩子交給褓姆不好,或是交給爺爺奶奶帶就一定好。因為,還有其他與依附關係有關的因素需要再澄清說明,這個系列文章將會陸續介紹。
簡言之,本文是想強調,安全的依附關係如同孩子的「安全堡壘」,能讓孩子對世界有安全感、信任感,能幫助孩子向外探索,對人際關係、自信都有很大的幫助。身為照顧者的我們要多了解,並提供孩子安全信任的關係與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