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導幼兒「自我控制」

鄭美芳博士
台灣康寧大學嬰幼兒保育系助理教授
美國賓州州立大學課程與教學博士
台灣諮商心理師
More sharing from this expert

  我們華人父母常常希望孩子「贏在起跑點上」!所以孩子從小就要背誦三字經、學寫字、學 英文、最好還要再學個鋼琴或小提琴的才藝,深怕孩子在人生起步就比不上別人。這現象並不是現代獨有,歷史學者指出:自從有科舉制度之後,兒童早學的情形越 來越嚴重,每一百年約提早一歲,到了現代已經降到四、五歲的幼兒,足見華人對教育的重視;目前更可以觀察到托嬰中心在嬰兒階段即運用閃卡及教授背誦乘數表 的現象,甚至有媽媽還在孕期中就開始胎教,只要是標榜能提升嬰幼兒潛能的各種產品,華人父母也都趨之若鶩,照單全收。這個現象反映了身為父母的關心與焦慮 --既關心也焦慮孩子的未來,尤其擔心孩子在校成績不佳,將來考不上好學校!

  然而,學前(六歲以前)幼兒要學什麼?又該怎麼學?幼兒發展及學前教育專家經過多年研究,慢慢已有了不同於前述做法的發現。本專欄將在未來一年的系列中,為讀者介紹幼兒發展新知--尤其著重在自我調整能力(self-regulation)、與相對應的教養與教導方式--特別是幼兒遊戲(child play),期待能對讀者教養幼兒提供專業的背景知識與實務的做法建議。

既然華人父母重視教育、關心孩子的學習,本專欄就從這裏開始。

  我們大人常常把孩子的學習重點放在學業成績上,即使是學前幼兒,父母關心的還是會不會寫字?會不會算算術?會不會說英語?似乎這些是孩子進入小學前應有的基本能力。然而,問問幼稚園與小學低年級的老師,他們認為能幫助孩子在校學習的是哪些能力呢?

     結果告訴我們:不是會寫字!

                      不是會算算術!

                      更不是會說英語!

                       ……那到底是甚麼呢?

 

     研究發現:是生活能自理--能自己吃飯、上廁所、穿衣、收拾書包!

                 是能控制自己的情緒--不會一直哭鬧不休、只知亂發脾氣!

                 是上課能遵守常規--懂得遵守秩序、不跑來跑去!

                 是懂得與人合作分享、輪流等待!

                 是能專心、持續專注!  

  這些才是幫助孩子學習的基本能力。其中有好幾項,如控制情緒、遵守秩序與專注,跟自我調整(self-regulation)能力有關。

    簡單來說,自我調整就是一般所謂的自我控制或是自律的能力,它包含了三方面能力:能專心上課(認知的自我控制)、能控制情緒衝動(情緒的自我控制)、以及能遵守秩序與規定(行為的自我控制)。研究結果告訴我們,如果要幫助幼兒做好入小學前的學習準備,培養這三方面的控制能力不容忽視。而且,更重要的是,自我調整能力跟未來的學業成就也緊密相關。  

  換言之,這些新近的研究發現提醒父母師長,如果想讓孩子未來學習有成效,培養及教導幼兒「專心」、「情緒管理」、及「守規矩」至為重要!